近日,浙江嘉兴举办项元汴诞辰50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文化传承实践,探索出一条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的创新路径,让当年“海内风雅之士,取道嘉禾,必访元汴,而登其所谓天籁阁者”的盛况,在500年后的今天以全新的方式重现。

项元汴是明代著名收藏家,素有“古今私家收藏第一人”之誉。其天籁阁收藏涵盖1400余件书画作品,构建了“一座天籁阁,半部中国书画史”的文化传奇,对中华文脉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此次系列活动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多馆联动的创新模式。嘉兴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等16家文博机构携手合作,集中展出105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5件国家一级文物。策展人介绍,这是天籁阁旧藏40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示,体现了文博系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展览将持续至7月27日,在嘉兴博物馆北馆区一楼临展厅免费向公众开放。
除了文物展示外,此次活动在学术研究层面也颇具分量。第三届“天籁阁”文化交流活动汇聚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项元汴收藏的价值和意义”“英博本《女史箴图》上的题文问题”等议题进行主旨发言,对项元汴收藏价值、明代江南鉴藏文化等进行讨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表示:“项元汴的收藏是中国书画研究的基石之一,正是这些藏品,让我们得以自信地阐述中国绘画的精妙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活动期间,嘉兴同步发布《嘉有群贤——嘉兴名人录》等四项研究成果,推出纪录片《遇见项元汴》和主题歌曲《守》,实现了从学术研究到大众传播的有机统一;并通过举办“项元汴和他的朋友圈”瓶山雅集,组织青少年参与“童眼看天籁”临摹创作等活动,让传统文化以生动可感的形式走进市民生活。
项元汴诞辰500周年系列活动的举办,是嘉兴实施“高质量打造嘉兴文化名人群像工程”的重要实践。作为拥有99位《中国大百科全书》收录名人的文化重镇,嘉兴正系统性地将名人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从茅盾、徐志摩、金庸到项元汴、李叔同、丰子恺,嘉兴的名人文化已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激发着当地的文化自豪感。据了解,通过持续举办金庸诞辰100周年、李叔同艺术季、项元汴诞辰500周年等文化品牌活动,嘉兴正构建“名人IP—文旅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推动文化软实力持续转变为发展硬实力。
嘉兴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让项氏旧藏‘回嘉’展出,不仅要再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