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的沉浸体验,与多家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研学采摘业务,形成四季运营体系。2025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推动定制农业在内的营业收入超过150万元。
我省文化旅游的持续升温,为发展定制农业提供了沃土。各地各部门积极抢抓文旅“出圈”契机,将定制农业与农耕文化、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春耕节、采摘节、丰收节、冬捕季等农事定制活动,打造高品质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让文旅“流量”转化为定制农产品销量,辐射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创意+定制”:融入创意元素延伸产业链条
6月30日,桦川县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定制农业产品发布会。这座“三江水稻发源地”小城,正式向全国推出4个系列、52款定制农业套餐,现场签约超亿元。发布会上,“桦川好物”全域农产品平台成为定制农业落地的关键载体。该平台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开设“我在桦川有亩田”“我在桦川有菜园”等专栏,消费者可以一键下单,通过便捷智能的销售方式推动这些好物从田间直达千家万户。
哈尔滨市以数字手段创新定制农业销售方式,与中国联通智慧农业军团和哈尔滨市分公司合作研发“尔滨好物、联通定制”小程序,累计发展会员2000余人,7家“黑土优品”授权企业的11款产品入驻小程序,销售额突破150万元。亚冬会期间,和粮农业为运动员和观众量身定制香酥黑豆、杂粮坚果能量棒等杂粮“补给包”,市场反响不俗,年初以来企业累计签约额8600万元。
坚持将创意元素融入定制农业产业链条,是满足消费者潮流化、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支撑。各地各部门引导市场主体开发多元定制产品、设计专属包装、创新营销渠道,进一步增强了优质农产品的辨识度美誉度,也有力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服务+定制”: 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忠诚度
近年来,富锦市大力发展会员定制服务,以龙头企业大锦农公司为代表推出生态果蔬会员年卡,在北京、哈尔滨、佳木斯开设7家“大锦农生鲜超市”,布局冷链中心、构建高效配送网络,实现“24小时宅配”服务。目前已吸引全国2800户家庭办理会员,年配送量超1500吨。富锦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宇表示,“我们不断提升包联企业服务质效,为大锦农公司申报县级冷链基地主体项目,将来有望在大锦农公司建成10万立方米的冷库,用于企业发展定制农业,同时积极协调农技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生产经营难题。”
黑河市爱辉区主动对接曾经在爱辉区工作生活的知青群体,向知青客户直接配送定制干菜产品,引导目标人群形成情感共鸣,带动亲友订购,开启以知青情怀留人心、聚客户、促营销的定制农业发展新路。
坚持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是实现定制农业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关键。各地各部门坚持“消费者至上”定制服务理念,引导企业在提升消费体验上下功夫,为定制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精准化、情感化服务,推动传统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
省定制农业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定制农业必须以过硬能力作风作为重要保证,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定制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构建以稻米定制为主导,优势特色品类定制为补充的“一强多精”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定制农业基地建设、质量提升、延链融合、品牌培育、渠道拓展“五大行动”,培育更多优质市场主体、打造更多高端品牌,以能力作风之变推动全省定制农业上规模、提品质、增效益,努力结出黑龙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