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23日,“文润北疆 产业兴村”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乡土文化能人专题培训班在山东潍坊成功举办,来自各盟市的乡土文化能人齐聚一堂,开启了为期9天的学习与交流之旅。此次培训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安排了非遗文化、农文旅融合、AI短视频制作、土特产品文化赋能、实践教学等课程内容,致力于为内蒙古的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7月16日,培训班首日,内蒙古农牧厅乡村振兴促进中心梁勇峰主任进行了开班动员讲话,乡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处李彦超副处长讲授了“行政第一课”。随即,由呼伦贝尔市委党校王丽娟教授讲授了《文化领域意识形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线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彻到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此外,此次专题班还邀请了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曹幸穗研究员、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全小国、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评审专家孟香香、山东新兴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高益群等名师,讲授了《农业土特产与贡品文化的价值挖掘》《非遗保护传承与非遗旅游发展》《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与品牌化运营》《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等政策理论课程,给来自草原的乡土文化能人“加油”“充电”,切实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同时,培训班还设置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学员们参加了两天的人工智能AI与爆款图文、短视频制作应用实操等集中特色AI课程,掌握最新潮的AI“新农具”,干好直播“新农活”。又先后到“诸城文化大集”蔡家沟村、甘泉岭生态园、“中国风筝第一村”王家庄、东篱田园综合体前阙庄等研究基地,开展实践研学,亲身感受如何将乡土文化与农业、旅游业有机结合,实现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内蒙古本土的农文旅产业提升和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思路。
此外,在培育期间还给每位学员布置了作业考验。如在潍坊凤溪地“万物集”举办的内蒙古乡土文化能人交流展示活动,既有各地学员带来的内蒙古特色好物展销,更有乡土文化能人带来的草原红歌、地方小戏、舞蹈、民族服饰等文化演出节目,吸引了大批潍坊朋友们围观,成为此次培训一大亮点。此次文化交流活动,在潍坊市官媒、内蒙古奔腾融媒农牧频道都进行了播映。
经过7天紧张的系统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7月22日下午,举办了培训班结业仪式。经授课老师、全体学员民主推荐,从60位学员中推选出了6名优秀学员代表,同时还推选出优秀组织奖、营销达人、才艺达人和优秀短视频创作者,以典型示范带动,将本次学习成果推向深入、持续。
7月23日,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回蒙的行程。他们是种子,是星火,回到内蒙古的草原、沙漠、农田与林海时,将在乡土文化的沃土中扎根生长——把学到的新理念化作发展当地产业的密码,挖掘本土故事的钥匙,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