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中国政府类农业百强网站!

武汉大学水稻抗虫基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时间:2009-12-31 14:10:20来源:作者:
 

    本报讯 (张全友 杨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光存教授实验室与国内同行合作,经过14年的研究,近日在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克隆和抗虫分子机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分离了抗褐飞虱基因Bph14,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在读博士生杜波和张维林。这是国际上应用图位克隆法分离得到的第一例水稻抗虫基因。

  一直以来,人们对水稻如何能抗虫感到困惑不解,该项研究结果揭示了这一机制。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就像一个“哨兵”,当褐飞虱为害水稻时,该基因就可感知到这一信号,并将信号传达到细胞核,调动其他基因的抗虫机制,抑制害虫的取食和消化,使害虫的生长发育受阻,害虫死亡率上升,从而使水稻免受危害。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的成功克隆,将促进水稻抗稻飞虱育种研究快速发展,从而为少打农药、减少粮食损失,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做出重要贡献。

  据了解,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虫害之一,近年来我国水稻的稻飞虱发生面积达几亿亩。科学家们期望通过提高水稻品种抗性防治稻飞虱。上世纪 60年代以来,全世界科学家从水稻农家品种和野生稻转育材料中鉴定出了20多个抗褐飞虱基因位点,但是一直没有克隆到这些基因,水稻抗虫性的分子机理也不甚明了。


    当前是第一页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