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中国政府类农业百强网站!

“钱袋子” 鼓了!全靠这波产业 “神操作”

时间:2025-07-25 10:50:26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作者:佚名
 

  近年来,武鸣区锣圩镇以产业为抓手,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利益联结等举措,让产业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压舱石”,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锣圩镇英江村,脱贫户潘照文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他通过发展养牛产业,获得了稳定收入。潘照文介绍:“之前只有低保,没有产业。现在又有低保又有产业,每年还得5000元钱的养殖产业补贴。目前养了13头黄牛,连大带小,现在生活好一点了。”

1

  前些年,潘照文因视力残疾,劳动能力较弱,家庭经济困难。在镇党委政府精准帮扶下,他于2020年实现脱贫。此后,网格员经常走访,为他申请了护林员公益性岗位,每月有了固定收入。他还申请到产业以奖代补资金发展养牛。如今,他放养在山里的13头牛能卖不少钱,大儿子务工,小儿子读书有政策照顾,家庭人均年收入达20000元,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在锣圩镇淝阳村,潘长德曾是“脱贫不稳定户”,如今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大力发展养鸭业,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潘长德说:“今年第一批有2000只,这批卖完下半年还打算再养2000只,一批鸭子能获利10000元,全年总的盈利就是20000元。”加上土地流转收入,预计今年他的人均纯收入可达32929元。

  从潘照文的牛棚到潘长德的鸭塘,锣圩镇脱贫户发展经济的故事,生动诠释了“精准监测、靶向帮扶”的实效。近年来,锣圩镇持续动态监测织密防返贫网,通过产业奖补、公益性岗位、土地流转等多元举措,让1112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稳住收入、夯实家底。2025年上半年,该镇发放产业以奖代补68.15万元,惠及274户;公益性岗位带动183人就业;实施5个衔接资金项目、6个重点产业项目,带动年分红146万元。


    当前是第一页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