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有心来民有心,人民警察保安宁。群众冷暖挂心上,和谐幸福长安城。”夜幕降临,长安家园拥警亭传来悠扬的歌声。
天峨县六排镇长安家园社区是一个集壮、汉、瑶等29个民族聚居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近年来,广西天峨县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出“1张桌子+1壶清茶+N名民警、党员及群众”的围炉议事、多元共治协同治理新型警务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
当好为民服务“排头兵”
“我手机经常接到骚扰电话、短信,怎么办?”
“它主要是说一些什么内容?那你有没有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它里面有一个来电预警功能,可以帮你阻拦绝大部分的涉诈电话和骚扰电话。”
“我们村屯道路坡陡、弯多,能不能向有关部门反映,帮忙安装防护栏?”……在开启的围炉警事活动现场,民警辅警、党员干部一边耐心回答,一边在笔记本上列出问题清单,能现场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争取问题不过夜;不能马上解决的,带回单位继续讨论寻求解决办法,并及时进行反馈,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此外,长安家园社区在广西首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物业服务中心等“九大中心”服务运行机制,组建社区“义警”巡逻队、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伍,推行“群众下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联动办单、定期访单、社会评单”的“六单”服务模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为各族群众化解“思乡愁”、提供“好服务”、温暖“发展路”。目前,收集到群众反映诉求865件,帮助群众办结服务事项841件。
共画矛盾化解“同心圆”
该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围炉警事”活动为纽带,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石榴籽工作室”,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今年9月,长安家园社区居民委员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吴某的小轿车被小宇喷洒油漆,双方发生矛盾纠纷。在天峨县长安家园“黎清雯石榴籽工作室”,社区民警组织吴某和小宇的父母围炉而坐,在“一杯清茶”后拉开话题,在社区党员干部和民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的耐心劝说下,双方达成和解,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一起矛盾纠纷止于萌芽状态,这也是该县探索推出“1+1+N围炉警事”的生动缩影。
此外,社区建立“党委+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员户”的管理模式,通过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解民忧,搭建党群“连心桥”。截至目前,该社区划分网格4个,落实网格员10名,社区党委下辖2个小区党总支部和5个小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63名,楼栋长37名,实现了社区治理无盲区、网格管理全覆盖。
夯实平安建设“压舱石”
“我加入‘长安义警’巡逻队,平时就是排查小区安全隐患,纠治车辆乱停、杂物乱堆、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能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的荣幸。”退伍党员吴祥锦自豪地说到。
该社区构建“警务室+信访调解室+网格员(楼栋长)+三官一律+党员+智慧安防工程”多元治理模式,主动吸纳搬迁群众特别是党员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并通过“围炉谈话”把更多的警务服务和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将多民族聚居区建成“互嵌融居、团结奋进、共治共享”的示范社区。
据统计,该社区落实治安义警16人,建成“社区安保”监控探头212个,开展“围炉警事”活动120余场次,收集各类社情民意、意见建议1000余条,掌握治安热点问题50余个,为群众解决户政、身份证办理、安全防范等方面问题和困难35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