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中国政府类农业百强网站!

广西天峨县:“70后”驻村第一书记赵盛林扎根瑶乡的故事

时间:2024-11-21 15:18:00来源:作者:王仕换
 

2023年5月,46岁的赵盛林带着满腔热忱,从繁华都市走进广西天峨县八腊瑶族乡老鹏村,担任自治区科技厅驻村第一书记。他的到来,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

初到村里,赵盛林便面临语言障碍。为了尽快融入村民,他用几天时间恶补当地方言,从生硬到流利,他的努力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与尊重。在乡里的欢迎仪式上,他用略显生疏的天峨话自我介绍:“虽然我来自粤语地区,但到了这里,我就要学说天峨话,做八腊人,干老鹏事

驻村的日子里,赵盛林几乎每天都泡在村里,与农户拉家常、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到山旮旯里寻找水源。短短两个月,他跑遍了全村33个屯(队)、600多户村民,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脱贫监测户、低保五保户的家中,用真心倾听百姓声音,用脚步丈量乡村路。

赵盛林深知,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他着力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与“三会一课”制度,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对党员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同时,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如送温暖、乡村清洁、抗旱救灾等,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在他的带领下,老鹏村党组织在2023年9月获评自治区“四星村党组织”。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赵盛林利用自治区科技厅的优势资源,引进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采取“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公司+农户”的模式,成功改良了400亩油茶低产林,预计改良后亩产茶油将提高4-8倍。同时,他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搭建烟熏腊肉加工基地,为老鹏村申请获批了首个注册商标“鹏旮旯”和外观设计专利,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2023年,老鹏村集体经济运营7个项目,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24万元,同比增幅72.88%。

“感谢赵书记为老鹏村搭建了腊肉加工作坊,还有了自己的商标,我打算今后多养些猪发展产业,但有个问题还在困扰老鹏村,那就是老鹏村缺水,要是能解决这个大问题就好了。”村部所在的街上屯队长蒙泽庆感慨说。

缺水一直是制约老鹏村发展的主要因素。赵盛林跋山涉水寻找水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村民的用水问题。他新建水源地蓄水池、清淤重启超大水柜、修建山体雨水引流渠、修复水管网等,基本解决了老鹏村街上屯54户215人旱季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

赵盛林还推行积分制管理,通过建立爱心积分超市、开展积分兑换活动等方式,激发了村民们参与村里事务的积极性。他坚持为民办事取实效,截至目前,该村已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2个,投资总额达到240万元。

赵盛林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赞扬。从初来时的怀疑观望到现在的热情招呼,村民们对赵书记充满了感激之情。而赵盛林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关心的是如何长期稳定地为村民增加收入、如何破解缺水难题等实际问题。

这就是真实的赵盛林——一个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心系群众的驻村第一书记。他的故事在瑶乡大地上传为佳话,激励着更多的人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是第一页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