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河池东兰县始终把驻村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持续在管好用活驻村工作队上下足功夫,推动各驻村工作队深入基层、服务大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保持严管力度。构建县驻村办综合统筹、乡镇属地管理、派出单位跟踪服务“三位一体”责任链条,全面加强驻村工作队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推动驻村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干好工作。县处级领导带头抓好抓实驻村工作队管理,县级成立专班常态化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工作、分析问题、推动落实。坚持月工作清单、季督导工作制度,常态化对驻村工作队员各项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全覆盖走访14个乡镇109个村(社区)驻村工作队员,分片包干全覆盖培训328名驻村干部。压紧压实乡镇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各乡镇明确1名班子成员和1名业务员负责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每月到村开展指导服务,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分析研判各选派单位优势,引导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选派单位“娘家人”的优势为本村发展提供多样化帮扶和服务,以点带面抓示范,辐射带动帮扶村实现新突破。
抓实能力提升。东兰县把抓实驻村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帮助驻村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履职能力。将驻村干部轮训纳入县级年度干部培训计划,采取“按需施教+集中提升”“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2023年以来举办培训班5期,实现驻村工作队员全覆盖轮训。落实每个乡镇1套直播设备,举办乡村电商第一书记直播带货业务培训班2期,推动驻村干部“直播带货”助农销售。瞄准部分驻村帮扶干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不足短板,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积极采取“线上+线下”“课堂+田间”等多元教学模式,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便捷培训,拓宽教育路径。办好网络课堂,引导驻村干部网上自主选学、即时选学,实现“线上”“线下”互补融合,帮助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开眼界、学经验、拓思路。
推进强村富民。东兰县驻村工作队聚焦兴产业、惠民生、强组织,强化党建引领,全力抓好驻村帮扶工作,有效促进群众增收、组织建强、队伍过硬、乡村和美。建强一批村党组织;全县建成星级村党组织90个,建成规范化党群服务中心12个,武篆镇、三石镇被命名为全区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镇。发展一批产业项目;坚持按照发展优先,注重扩大再生产,切实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引导驻村干部配合村“两委”班子,主动协调对接资金、项目,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3年全县152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020.02万元,可分配收益合计2504.3万元。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全年驻村工作队为群众解难题1.1万件,帮助发展农村党员171名,培育村级后备人才254名,组织30名孩子走出大山到首都北京看“世界”。举办帮扶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和驻村工作队专题培训班3期300余人次。推动东兰中草药产业园、东兰深圳服装产业园和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坡索村率先在全市建设农村电商平台,东兰县成为广西第一个农村智能电网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