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夏收、夏种基本完成,夏播进展顺利,全市夏粮收获面积191.5万亩,同比增长3.9%,实现“五连增”;产量79.9万吨,同比增长7.3%,喜获“六连丰”。为确保完成全市粮食生产,天津市坚持念好“六字诀”,全方位保障“三夏”生产有序推进。
一是夏粮收获突出“快”和“减”。“快”就是早部署、早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实地开展调研指导,分管领导及时召开“三夏”工作推动会和抗旱形势分析会等,成立市级“三夏”生产专班,加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公安交管、气象、中石油、中石化等有关单位协同做好夏收保障,农机作业日收获能力突破20万亩。“减”就是全力推进机收减损。深入开展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大宣传、大培训活动,做到宣传参与全覆盖。新购置减损效果明显的联合收割机378台,低损耗收割机占比近七成,确保了小麦机收损失不高于1%。
二是夏季播种突出“提”和“保”。“提”就是落实单产提升。围绕全市3个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区创建、96个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行动任务开展,集中打造一批万亩高产片、千亩示范方,全市单产提升核心区和辐射区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为大规模单产提升夯实了基础。“保”就是全力保障生产用水。加强农业农村、水务部门会商分析,根据天气变化、水源条件和水利设施供水能力,合理调配外调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水源,上半年统筹解决农业用水8.5亿方,确保了农业生产有序开展。
三是夏季田管突出“广”和“防”。“广”就是广泛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市区农技推广部门成立技术指导组,下沉一线深入包联开展“四指导一协调”工作,推广旱作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实用技术,组织开展绿色高产高效、防灾减灾技术培训,帮助种植主体解决各类生产技术问题。“防”就是强化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防控。建立农业农村、水务、气象联合常态会商机制,及时发送气象风险提示,科学编制应急预案,适时开展蝗虫等重大病虫应急防治,调度无人机、直升机作业938架次,开展蝗虫防治面积达13.6万亩,有效防止大面积爆发成灾。
下一步,天津将持续抓好秋粮田间管理、做好旱涝急转防范、持续推进惠农政策精准落地、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夯实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基础。
原文链接:https://nync.tj.gov.cn/SY0/XWDT152013/XYDT152014/202407/t20240722_66811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