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康平县方家屯镇的一处死亡畜禽收集点内,运输车在卸下病死畜禽转运箱。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探索和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保障了养殖业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
政策支持
构建完善的无害化处理网络
“五一”节前夕,正值春季动物防疫的关键时节,记者来到位于辽宁省康平县方家屯镇的题桥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在处理车间里,一辆铲车正铲起一头病死牛填入了无害化处理设备。这家2018年投资建成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承担着康平县和周边邻县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任务。
近年来,辽宁省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定额补助,支持各地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及配套的病死畜禽收集系统。全省各级财政共投资2.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83亿元,建成公益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32个、收集点94个,配备专业收集运输车辆171台,覆盖全省94个畜牧业县(区)。
“我们原本是上海的企业,到沈阳建厂后,遇到了不少难题,首先就是沈阳冬天远比南方冷,冬季生产用的管道经常被冻住。另外,除了处理死猪,沈阳还有死牛要处理,牛皮韧性较大,在进行破碎时经常缠住电机。”康平县题桥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经理刘刚说,后来经过工艺改进,现在不管春夏秋冬,不管是何种畜禽,都能够及时处理。
据刘刚介绍,该公司在沈阳的2个无害化处理厂日处理量约为100吨,由中央和各级政府给公司无害化处理补贴,猪只长度在30厘米以上的每头补助80元,30厘米以下的每头补助50元,其他畜禽补助也各有标准,因此老百姓处理病死动物是不用花钱的。
2023年,中央财政向辽宁省拨付无害化处理补贴11342万元,辽宁省财政拨付3000万元,省以上财政无害化处理每头猪补贴62.5元。各地也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助范围。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企业最怕的就是“吃不饱”,处理1头死猪要开一条生产线,处理100头死猪也是开一条生产线,相较成本而言,处理得越多成本越低。
“北票市是生猪调出大县,生猪饲养量180万头,平均每年处理死猪10万头。”北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立军介绍,随着病死畜禽集中处理覆盖面越来越广,无害化处理企业完全能保持盈利,从而保障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持续实施。
除了国家补助收入,无害化处理企业还将病死动物变废为宝。
“通过高温法处理病死动物,处理后可以产出肉骨粉,它是一种制作生物质有机肥的原料,这些原料卖给有机肥厂是一笔额外收入。”北票市汇宏无害化处理中心副总经理池丙权说。
抓好监管
无害化处理不留死角
在方家屯镇的病死畜禽收集点,每天都会有固定的货车拉走回收病死畜禽的白色集装箱。“根据养殖量、运输距离等因素,我们在15个县(区)设置66个有冷藏功能的移动转运箱,当转运箱收集病死动物达到一定数量时,无害化处理公司会派车拉着空转运箱到场替换,不但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收集覆盖范围,同时减少收集转运工作环节,降低病死畜禽交叉污染概率。”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动物防疫处处长王振宇说。
近年来,沈阳市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严格实施全链条闭环监管,组织做好病死畜禽数据信息录用、审核、使用和安全管理,实施无害化专用运输车辆备案和GPS卫星定位管理,配备专门人员对病死畜禽集中暂存点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实施全程监管,防止出现监管空白。
“收集回来的病死动物,我们每批次都会核对数量、畜种、来源等,同时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北票市汇宏无害化处理中心驻场官方兽医董哲说。
“对于自有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大型养殖场,我们会检查养殖记录,比如养殖场引种了1万头小猪,最后卖出去9700头。我们就要查剩下的300头有没有无害化处理记录,看看场内的无害化处理设施有无使用痕迹。”铁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限期整改。
今年以来,铁岭市农业农村局共派出120人次、车辆45台次,检查规模养殖场96家,共发现18项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踪整改结果。
“保处”联动
让养殖户自愿参与
“实施‘保处’联动以后,养殖场出现死亡畜禽会主动报险,村级动物防疫员第一时间要去检查病死畜禽的耳标、免疫卡,确定死亡原因并拍照后,将病死畜禽运往无害化处理中心。驻场兽医同步在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监管,无害化处理中心收到病死畜禽后出具证明,保险公司以该证明来出险。”董哲说。
孙立军告诉记者,保费按照中央40%、省级20%、市县两级共20%的标准进行补贴,养殖户只需要交20%的保费,只有无害化处理后,养殖户才能拿到理赔,因此养殖户主动报告病死畜禽积极性大大提高。
在北票市三宝乡三宝村养殖户王昭萍的家庭猪场,半年就病死了10头猪,发现病死猪后她马上报了险,村级防疫员很快就来拍照片并拉走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到一个月,8000元补贴的钱就打到她卡上了。王昭萍说,她家养了300多头猪,现在都上了保险,每头猪保费她只掏8.4元。
铁岭市西丰县是梅花鹿养殖大县,存栏量占全省的70%左右。鹿虽然很少生病,但公鹿在发情期好斗,偶有机械性死亡,再加上气候变化引发的腹泻致死和母鹿难产死亡,总体来说每年死亡量也不少,因此梅花鹿养殖户对保险非常欢迎。西丰县目前有140户养鹿户参保,给3万余只梅花鹿上了保险。
“我们的保险是按公鹿、母鹿和仔鹿分别设计的,就拿公鹿举例吧,每只保费350元,各级政府承担80%,养殖户只需要交70元,如果鹿死了,养殖户可以直接拿到3500元的赔付补贴。”中华联合保险的保险员介绍,他们去年总共赔付了700余万元。
2024年,辽宁省无害化处理病死生猪215.9万余头,集中处理率达96%,牛羊自2021年开展政策性保险以来,无害化处理数量逐年攀升,其中牛无害化处理量比2021年政策性保险开展初期增加6倍,羊无害化处理量较2023年同期增加40.3%,2024年辽宁省拟开展肉鸡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
辽宁省将无害化处理作为养殖场(户)申领养殖保险理赔前置条件,有效提高了养殖场(户)主动报告病死畜禽的积极性,同时保证无害化处理中心应收尽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冯建伟 刘一明
原文链接: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nyxw/nyyw/2024061713372218389/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