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中国政府类农业百强网站!

关于发布当前粮食作物洪涝渍害和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时间:2024-06-13 19:52:48来源: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关于发布当前粮食作物洪涝渍害和病虫害防控

  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特区)农推、植保(农服、农发、种发)站(中心)及有关单位:

   近期,全省各地降雨天气增多,降雨量较常年偏多,部分区域出现低温强降水且寡日照现象。为加强粮食作物田间技术管理,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现提出当前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甘薯、高粱的防洪涝渍害关键技术指导意见,各地要加强技术指导,推动技术落实到田到地。

  一、预防洪涝渍害发生

  对于旱作,进入雨季,检查已有排水沟的通畅性,未开排水沟的及时开挖排水沟,结合天气预报在大雨、暴雨等强降雨来临前加深沟系,及时清理围沟、腰沟、厢沟,保持“三沟”畅通,提高排水效率,促进快速降湿排暗渍,降低田间持水量。对于水稻田,要堵拦入水口,开挖排出水缺口,保持田间适宜水位。

  二、各作物田管技术措施

  (一)水稻

  1.合理施肥。中上等田块要减少氮肥施用量,要增施磷钾肥、微肥及生物有机肥,在肥料施用方法上应采取多次分施方式,视天气和水稻生育状况灵活施用。

  2.科学管水。当前大多数水稻处于分蘖初期,实行浅水灌溉,一般水层保持3-5厘米,进一步促进分蘖。

  3.病虫害防控。重点加强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控,当田间稻飞虱百丛虫量达1000头时,在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防治,推荐优先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和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吡蚜酮、醚菊酯、氟啶虫胺腈、蚍虫啉、吡蚜酮等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百丛有幼虫150头或百丛束叶尖或新虫苞150个时,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推荐优先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短稳杆菌、球孢白僵菌、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苜核∙苏云菌等生物农药和四唑虫酰胺、氯虫∙噻虫嗪、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择晴天施药,化学药剂要轮换使用。同时要加强纹枯病、稻瘟病、田间杂草的监测与防控。

  (二)玉米

  1.中耕防倒伏。水涝易造成玉米倒伏,择能下地时间选择中耕培土的方式提高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若已出现倒伏的玉米植株,需在24小时内扶起植株并进行中耕培土,促进玉米恢复生长,减少倒伏造成的负面影响。

  2.适时追肥。玉米受涝会出现叶黄、秆红等脱肥现象,择雨停的时期及时进行追肥,主要以增施速效氮肥为主,施肥量以处于的物候期判断(拔节期5-10公斤/亩的尿素,抽雄吐丝期20-25公斤/亩的尿素),达到及时补充玉米营养。

  3.病虫害防控。多雨后易多发高温天气,高温高湿情况下,病虫害一般会发生偏重,需做好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纹枯病、南方锈病等病虫害的防治。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等害虫,可选择在成虫发生期使用灯诱、食诱、性诱剂诱杀,幼虫低龄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印楝素、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和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四唑虫酰胺等化学农药,抓住低龄幼虫窗口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

  (三)大豆

   1.中耕锄草。结合开沟排水,同时进行中耕锄草,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次生根的生长发育,为尽早恢复大豆正常生长创造条件。

   2.及时扶正田间植株。植株经过水淹和风吹,根系受到损伤,容易倒伏,排水后必须及时扶正、培直,可用手从倒伏的一侧缓慢扶起,然后培土即可,以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正常生长。

   3.及时增施速效肥。大豆经过水淹,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加上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及时追肥对植株恢复生长和减少损失十分有利。在植株恢复生长前,以叶面喷肥为主。每亩可用3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40公斤喷施。植株恢复生长后,再进行根部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加5-10公斤三元复合肥混合施用。

   4.及时防治病虫害。涝灾过后,田间湿度大,重点防控根腐病、病毒病、叶斑病、蚜虫、大豆卷叶螟等,病害要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预防,根腐病可选用宁南霉素兼防病毒病,叶斑病可选用唑醚•氟环唑、苯甲•丙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药剂;防治蚜虫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噻虫·高氯氟、氰戊菊酯等,防治大豆卷叶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氯虫苯甲酰胺等。

   5.及时改种其他作物。因涝灾绝收的田块,要抓住季节,结合订单生产,迅速抢种玉米、红薯或速生蔬菜(如:小白菜、萝卜、空心菜、小青菜等),种植方法上要结合实际,打破常规,越快越好,最大限度弥补涝灾损失。如继续种植大豆,应加大种植密度。对低洼、有可靠水源、有剩余秧苗的,可抓紧改种水稻。对改种有困难的地方,在水排出后,可抓紧耕耙、晒地保墒,为秋冬种植打好基础。

   (四)马铃薯

  1.及时收获。对处于生长中后期且出现“倒苗”的马铃薯,要及时收获,减少田间烂薯导致的减产。

  2.适时追肥。对处于薯块膨大期且植株长势弱的马铃薯要看苗追肥,视苗情亩用5-10公斤速效氮肥尿素、增施硫酸钾复合肥5-15公斤、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吨田宝、根茎宝等溶液。

  3.适时控旺。对出现植株徒长的马铃薯要使用烯效唑进行化学控旺,促进薯块膨大。

  

  4.病虫害防控。降雨增多加大了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风险和防控难度,要根据田间监测情况,适时选用丁子香酚、丙森锌、代森锰锌、嘧菌酯、氰霜唑、枯草芽孢杆菌等保护性杀菌剂和烯酰吗啉、双炔酰菌胺、氟菌·霜霉威、氟啶胺、烯酰·吡唑酯、烯酰·霜脲氰、霜脲·锰锌等治疗性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控制。施药间隔期根据天气情况和药剂持效期决定,一般间隔5—10天,注意轮换用药。

   (五)甘薯

  1.覆膜栽培。当前甘薯处于移栽后期,对即将移栽的甘薯采取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垄高25-30厘米。

  2.中耕除草培土。对露地栽培的处于分枝期的甘薯要加强除草、培土管理,覆膜栽培的要去除沟间杂草。

  3.适时追肥。对长势较弱较难封垄封行的甘薯要看苗追肥,视苗情亩用5-10公斤速效氮肥尿素、增施硫酸钾复合肥5-15公斤。

  4.适时控旺。对出现植株徒长的甘薯要使用烯效唑等控旺剂进行化学控旺,促进地上地下部分协调生长。

  5.病虫害防控

  要重点防控病毒病、甘薯蚁象、斜纹夜蛾等。预防病毒病可选用宁南霉素、香菇多糖等药剂;防治甘薯蚁象可在发生区内,于成虫发生初期安装性诱捕器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可选用氯虫·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等;防治斜纹夜蛾要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药剂可选择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溴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选择晴天傍晚喷雾防治。

    (六)高粱

  1.中耕除草。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既有利于土壤散墒、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又可破除土壤板结,防除杂草。做好培土,把行间泥土搂至根部起垄,防止倒伏。同时注意去除高粱分蘖,利于主茎生长发育。

  2.追施肥料。田间积水排干后,要及早追施肥料,要将拔节至孕穗期追肥与灾后施肥相结合,尚未追施穗肥的高粱,每亩可追施尿素15-25公斤,有机高粱追施有机认证的商品有机肥100-150公斤;已经追施穗肥的地块,每亩可再追施尿素5-10公斤,有机高粱追施有机认证的商品有机肥50 -100公斤。追肥应开沟深施。有雨后旺长,可用5%烯效唑进行化控。     

  3.病虫害防控。注意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做好防治。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防治粘虫、条螟、草地贪夜蛾等;选用除虫菊素、噻虫嗪、吡虫啉等防治蚜虫;选用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防治高粱紫斑病、炭疽病、靶斑病等真菌性病害。有机高粱可选用苦参碱、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苏云金杆菌、蛇床子素、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药剂防治高粱条螟、蚜虫、粘虫等虫害;选用补骨脂种子提取物、枯草芽孢杆菌、大黄素甲醚、硅鲨、氨基酸寡糖素等生物制剂防治高粱病害。也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根系发达,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抗病力等。

  

  

  

                    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贵州省植保植检站

                                                  2024年6月13日

  

  关于发布当前粮食作物洪涝渍害和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pdf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xwzx/zwdt/202406/t20240613_848657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当前是第一页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