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中国政府类农业百强网站!

[大连]践行大食物观 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

时间:2024-06-04 18:29:23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作者:佚名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践行大食物观,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连市委、市政府制定加快“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清单,对践行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应体系等作出了全面部署。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积极整合城乡资源要素,做优做强现代农业,提高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探索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径,努力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水平 庄河市青堆镇地处北纬39度水稻生长黄金纬度,拥有水田面积近6万亩,是庄河市最大的水稻产区,也是大连市优质大米的主产区。为充分做足青堆镇水稻产业优势,打出青堆大米的品牌,2022年,青堆镇以河川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为示范主体,整合土地资源,打造“认养一亩田,大米送到家”的新型农业认养模式。2023年,青堆镇扩大了认养规划面积,新增加近海盐碱田板块,同时积极引入“智慧农业”体系,面向全国推出“青堆云认养”小程序,让更多人吃到青堆大米。 大连市始终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2023年,大连市实现粮食生产“八连丰”,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2.1万亩,其中大豆播种面积62.9万亩,居全省首位。今年,大连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层层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将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主体、到地块,确保全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00万亩以上,实现粮食总产量25亿斤以上。持续推进粮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造提升大型灌区水利设施,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万亩。 大连市树立大食物观,坚持向土地要食物、向海洋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积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应体系,稳步提高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按照陆海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大连市全国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优势,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不断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做优做强一批产得出、供得足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为有效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水平,大连市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农产品应急保供生产基地建设,确定蔬菜、畜牧、水产应急保供基地71个,培育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5家,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家。国家考核组对大连市“菜篮子”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做强优势特色农业 把“土特产”做成大产业          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时,也是大连露地大樱桃喜获丰收时,并为广大果农带来满满的收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大连水果、畜禽、渔业等独具特色的农业优势产业。大樱桃、苹果、蓝莓等水果叫响神州;海参、鲍鱼、扇贝等海产品享誉世界;猪肉、鸡蛋、鸡肉等畜禽产品每天源源不断地端上百姓餐桌。 大连金普新区是全市露地大樱桃的核心主产区。在这里,大樱桃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样板。在即将到来的大樱桃收获季,果农们一大早就会驾驶着满载红彤彤大樱桃的农用车辆涌入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老虎山村大樱桃交易市场。老虎山村大樱桃交易市场面积达5万平方米,配有一条6个通道的大樱桃自主分拣包装生产线、一座4000吨位的大樱桃气调室,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新、功能最全的大樱桃交易市场。该市场已与北京新发地、京东、天猫等全国多家知名水果经销商建立产销对接关系,确保大樱桃销售渠道畅通。 目前,大连市形成了优质苹果基地群、大樱桃基地群及草莓、蓝莓、软枣、猕猴桃等小浆果生产三大基地群。最具大连特色的大樱桃生产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约10%和23%,品牌价值近百亿元。2024年,大连市将加快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立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相适应的现代乡村产业和食品工业结构,不断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全年重点打造大樱桃、苹果、肉鸡、生猪、海参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建成年产值200亿元以上的肉鸡和海参产业集群,产值百亿元以上的大樱桃、蔬菜、大豆产业集群,产值十亿元以上的生猪、肉牛、蛋鸡、水稻、苹果、草莓、黄桃、油桃、牡蛎、扇贝、杂色蛤、海带、裙带菜产业集群,通过优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保供增收。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食品工业大市 在大连龙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两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经工人熟练分割的鸡腿、鸡翅、鸡胸肉、鸡骨架等,被流水线快速分类、包装、冷冻。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该集团已成为集饲料和添加剂生产、肉种鸡饲养、肉鸡孵化、肉鸡饲养、肉鸡放养、有机肥生产、肉鸡及禽类技术服务和肉鸡加工出口于一体的肉鸡全产业链企业,日屠宰能力达到40万羽,生产状态为全智能控制。全自动生产线让产品真正达到绿色、环保食品的安全标准,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产品由种子端到市场端的关键环节,大连市着眼“农业+大健康”,按照“生产+加工+科技”模式,积极扶持和培育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研究建设集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科技示范、管理服务等于一体的加工基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大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03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4家,省级82家,市级97家,营业收入达580亿元以上,带动6.4万人稳定就业。全市创建34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500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1万家家庭农场和34万户农户进行现代化生产,不断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民共享产业化发展成果,通过订单收购、浮动定价、利润返还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64亿元。 今年,大连市将加快金普新区炮台街道、瓦房店市太阳街道、庄河市黑岛镇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扩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规模。落实贷款贴息政策,引导扶持集聚区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构建原料生产基地化、企业经营规模化、技术装备高新化、加工产品优质化、产业布局集约化的发展格局。

  


原文链接: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zsqsnyxxlb/2024060410243657400/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当前是第一页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