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河池东兰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把红色沃土打造成聚贤纳才的热土,为推动新时代壮美东兰建设提供强力智力支撑。2023年,全县共招聘、招录各类人才596名,人才“磁场效应”逐渐形成。
加强领导,构建党管人才新格局
健全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工作机制。强化党管人才措施,多次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组织制定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专业目录,编制年度人才工作要点,建立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服务期满招聘入编联席会议制度,严格对各批次人才招聘岗位、专业设置、招聘程序等环节进行把关,推动人才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分别组织召开新录用公务员和引进人才见面会、青年人才代表座谈会、“组团式”教育医疗人才座谈会,听取各类人才意见建议,对各类人才进行集体慰问,激励各类人才在东兰安居乐业。
求贤若渴,树立引才聚才新理念
坚持应招尽招,整合编制资源,积极开展自主招聘或参与公开招聘工作,2023年全县自主招聘或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干部363名、招录公务员58名,较好充实和优化了整个人才队伍。发挥“人才编制池”聚才储才作用,加强急需紧缺人才招引工作,积极参加区内外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先后参加现场招聘会8场,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175名。强化柔性引才力度,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东兰县乡村振兴学院,同广西民族大学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等方面签订品牌设计、人才培训等系列合作协议,挂牌设立科技特派团蚕桑、油茶、食用菌、核桃、东兰乌鸡等5个产业科技小院,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争取了更多更强的智力支持。
保障待遇,厚植吸才留才新优势
坚持以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于新招聘、招录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务员除发放正常工资和绩效资金外,5年内按照博士研究生每人18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全国“双一流”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每人5万元的标准发放住房补贴,按照博士研究生每月60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4000元、全国“双一流”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20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2023年共发放住房和生活补贴300多万元。同时,对于聘用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在职级待遇上给予“优待”,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干部直接落实七级管理职员或十级技术岗位待遇,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干部直接落实八级管理职员或十一级技术岗位待遇,让各类人才充分感受到在东兰工作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爱才育才,打造近悦远来新环境
建立县处级领导联系人才制度,43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同112名高层次人才结成帮联对子,经常性了解联系对象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做到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制作、发放“东兰英才卡”160多张,为各类人才出行、就医、旅游、子女上学、政务办理等提供优先、优惠服务,解决异地分居、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问题130多件,让人才充分感受到在东兰安家立业的“融融暖意”。积极培养年轻干部,选派90多名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安排14名新入职选调生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提拔、晋升“90后”干部10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