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于2023年获批创建海城市西柳—中小、台安县新开—黄沙坨两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目前两条示范带均已完成自评工作,着力打造符合鞍山实际、体现乡村特色、展现田园风貌的典型样板,以村为节点、以镇为枢纽,为全市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树立标杆、作出示范。
一是带动乡村产业振兴。海城市通过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重点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推动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卖服务”转变。示范带内以绿色稻米、设施果蔬、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为主导产业,目前示范带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达到76家,形成共生共荣的产业发展生态,实现农工商齐头并进发展。台安县示范带主导产业以生态养殖和特色种植为主,形成了集种苗繁育、规模种养、屠宰采收、精深加工、肥料与饲料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物流仓储、市场营销、休闲农业等多产业多业态融合的全产业链条。拥有九股河食品、丰盛食品、星奥肉禽等一批规模大、层次高、品类多的区域龙头企业,禽类出栏量占全县的90%。加工业产值与一产产值之比为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带动乡村生态发展。海城市以垃圾、污水、改厕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中小镇作为海城市绿化整体推进镇,拟投入60万元进行绿化环境的进一步提档升级。西柳镇全面实施乡村美化工程,在后古、石井等村栽植树木0.8万余棵,村屯绿化隙地覆盖率达80%以上。台安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粪污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实现村内垃圾日均处理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100%。并且成立专门公司为农村提供日常保洁、垃圾收集、清运服务,建立农村环境日常扫护与长效管理机制,探索示范带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模式。
三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海城市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构件数字乡村治理平台,中小镇从基层治理实际出发,以中小村为试点,设立38个点位、117颗摄像头,构建“数字治理一张图”,实现跨场景“一图展示、一图指挥、一图预警、一图响应”。西柳镇以西柳村为试点,将数字化管理融入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积分制管理功能,制定116条积分规则,村民结合开展邻里守望、勤劳创业、善行义举等情况,在线申请获得积分,充分展示西柳形象,更好服务群众生活,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台安县建立村民会议,推动村民自治,深入推进“一核三圈”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形成“行政村党支部(总支、党委)—网格党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村级组织建设经费足额到位,加强各村内部组织管理,确保不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事件,共创法治示范村。
原文链接: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zsqsnyxxlb/2024050915171695195/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