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下发《关于“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优秀案例评选结果的通报》,由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心组织实施的《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调查,探索宁南山区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助推耕地地力稳步提升》《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助力移民致富提升》《扎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提升》4个案例入选全国100个实践活动优秀案例汇编。
2021年以来,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心立足耕地保护职能职责,结合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盐碱耕地治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等工作,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耕地质量问题。一是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体系持续加强。我区累计建成国家、自治区、县区三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417个,耕地质量监测网络逐年完善,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工作得到有效保障,耕地质量年均提高0.02个等级,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二是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良好开局。通过3年退化耕地治理,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51个等级,土壤全盐含量下降0.40g/kg,探索形成适用于轻度、中度、重度盐碱耕地治理集成模式5个,累计示范推广30万亩(次),粮食亩产增加60-100公斤。三是帮农民建良田意识不断深化。以“我帮农民建良田”活动为抓手,结合退化耕地治理项目,综合治理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盐碱地5200亩,切实解决1080户4976位移民群众农业生产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夯实移民致富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404/t20240428_45248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