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下,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阜新镇白玉都村,壮观的梯田随山势地 形绵延攀升,在青山的映衬下,构成一 幅绝美的田园春景图。 又是一年春耕时,村民陆续开始平 整耕地、捡拾地膜、运送肥料,村民劳动 场景与梯田融为一体,让沉寂的乡村显 得格外生动。 白玉都村党总支书记刘广福向记 者亮出了“成绩单”:去年,村里的 6000 亩坡耕地,花生产量翻了一番,玉米产 量大幅度提高,往年不敢在坡地种植的 大豆,也迎来了丰产。这一切,都要归 功于小流域综合治理。 白玉都村坡耕地较多,以往水土流 失严重,田间道路不畅通,导致生产作 业不便。“乡亲们种田要先平地、再播 种,纯靠人力畜力。赶上雨季,连花生 的根部都冲得裸露出来。那时,种田真 是种一捧打一簸箕。”回想起治理前的 情景,刘广福感慨地说。 群众有盼望,政府有行动。2021 年,白玉都村申请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 工程街基河小流域阜新县亚单元综合 治理项目。2022 年 5 月,工程完工。经 过整治的 6000 亩坡耕地变成层层梯田, 田间作业路四通八达,既留住了雨水, 也开得进农机。 现在每年春耕秋收时,村民们都用 上了农机设备,效率大大提高,贫瘠的 土地也变成了肥沃的丰产田。村民赵 秀莲说:“水土不流失了,种子和肥留 得住,下雨也能存住了。去年的粮食产 量全都翻番,这些都是小流域治理的成 果,咱老百姓非常满意!” 小流域综合治理让水土保持措施 得以全面发挥效益,蓄水效率、保土效 率显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实现 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赢。“更好的生 态效益还没显现,再过一两年,土地会 更加肥沃,小流域治理的成果值得期 待。”看到村民们满意的笑容,刘广福谈 起对未来的期盼,“咱村村民的日子会 像这梯田一样,层层攀高,越过越美!”
原文链接: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zsqsnyxxlb/2024042915385743604/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