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中国政府类农业百强网站!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丹东]修复滩涂渔业生态 养护渔业生产资源

时间:2024-04-25 19:14:38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作者:佚名
 

  

  “‘飞蛤儿’又飞回来啦。”丹东东港獐岛村的一位村民兴奋地说道,“这下,大伙儿有福了。”

  “飞蛤”是中国蛤蜊的美称,又名黄蚬子,是丹东地区主要的海产经济贝类,栖息于潮间带中区的沙质滩涂中。在生长方面,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一旦环境质量下降,它就会随着潮水就行长距离迁移,像飞走了一样。这也是它“飞蛤”美誉的由来。

  

  丹东獐岛附近海域滩涂曾经有丰富的中国蛤蜊资源,部分渔村民以开采养殖中国蛤蜊为生。随着近海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缺乏科学规划与养护,过度开发等等原因,导致该地区中国蛤蜊资源逐渐枯竭。

  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掌握这一情况后,先后多次派遣渔业专家、科研人员到獐岛村开展调研,组织研讨。经多方论证,最后精心制定了科学的方案,用于渔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养护。

  2023年,丹东市农业执法队投入五十万元在此地开展了试验性中国蛤蜊增殖放流活动。科研人员持续跟踪调研,关注这一批蛤蜊的生长状况。历经多次、多地点的打点测试,均发现这批“飞蛤”不飞了,已经成功坐滩,在滩涂上安家落户。獐岛附近海域滩涂在市农业执法队的精心呵护下,渔业生态环境渐好。这为獐岛的贝类养殖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下一步,市农业执法队将继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养护好近海滩涂,持续推进近海渔业生态的恢复与修复,进一步地开展中国蛤蜊的增殖放流活动,力争再现往日该地区中国蛤蜊资源丰富的盛况。

  

  


原文链接: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zsqsnyxxlb/2024042515430810838/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当前是第一页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