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沙洋县新农水产专业合作社对水产品统一供应种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自10月以来的日销水产品100多吨;对初级水产品加工后,快速打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大中城市市场,部分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盟等,推动了本地水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这是湖北省荆门市以“扩面有数量、典型有质量、服务有效率、方法有创新”的“四有”工作思路,强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荆门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和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途径,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大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推进力度。出台了《中共荆门市委荆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基本要求、基本目标和基本措施,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召开了颇具影响的现场会议。通过宣传造势、示范带动、部门服务、政策扶持,构建了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良好氛围。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乡镇分别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专班;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进度和情况,及时研究解决促进发展的有关问题;各地分别召开了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议或专题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发展目标,强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80家,比去年底增3.6倍;入社农户7.5万户,比去年底增2.5倍,数量和增幅位居全省首位。钟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名列全省县级单位第一,东东宝区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有社”的阶段性目标。
部门配合是荆门市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一大亮点。各地在认真宣传、广泛动员基础上,相关部门整体联动,为申办人提供“四个一”全程指导服务,即编印一份申报指南手册,将申报程序、申报需要提交的文件目录、免费登记的优惠政策一次性告知申办人;提供一套文本格式,将已申办成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资料复制装订成册,提供给申办人,使办理过程更加简便、规范;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注册登记时,经管、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实行集中办公,提供一站式服务;深入一线指导,各县、镇经管、工商部门安排专人到申办人所在地,进行现场指导,帮助解决申办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有力有效地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在注重扩面数量的同时,突出典型有质量。该市以建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为目标,明确各县、镇及相关部门要分别培植1—2个有影响、上规模、带动力强、达到“六有”标准的合作社。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了荆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示范社颁发奖金2万元;全市各级各类示范合作社达80家,树起了合作社发展标杆。钟祥市保蜂蜂业合作社合作区域涉及钟祥、京山、宜城、东宝、沙洋等5个县市区27个乡镇400多个养蜂大户,合作社统一销售成员蜂产品达到80%以上,户均养蜂年收入5万元以上。该合作社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被授予“全国养蜂示范合作社”。
荆门市坚持把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来抓,引发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新变革,发挥了初步的积极效应。一是推动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提升优质水稻、优质油菜、优质棉花、优质畜禽、优质水产、现代林业六大产业推进种养板块基地建设,种植业板块基地不断扩大,全市已建成了200万亩水稻、180万亩油菜、50万亩棉花、200万亩速生丰产林农产品基地。二是促进了畜禽水产养殖集约化、工厂化。全市现有各类畜禽养殖小区100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59个。全市共有规模养殖户1.5万户,生猪规模养殖率达60%,家禽规模养殖率达63%。水产养殖板块不断上档升级。三是促进了订单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发展。以国宝桥米、洪森粮油集团等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主,全市实现优质稻订单生产200万亩;油菜、棉花订单生产各50万亩,蔬菜订单生产2.8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合作社或直接与农民签单生产达41万户,利益链接机制越来越紧密。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利润返还”、“入股分红”等多种分配方式,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四是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市已形成优质水稻、优质棉花、优质油菜、优质畜禽、优质水产、现代林业六大支柱产业,做到了每个产业有大龙头、大基地、大市场;形成年加工200万吨大米、50万吨油脂、100万担棉花、200万头生猪、10万吨水产品、30万立方板材等加工生产能力,农业产业化发展使荆门逐步成为全省大型农产品加工基地。五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形式和有效途径。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近500元,达5800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向农民分红4003万元,向农民返还盈余资金1.6亿元。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要高于未入社农民的20%以上。
如今在荆门,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围绕产业特色、能人大户分别成立了种植、养殖、农机、花卉苗木、农村服务等专业合作社,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到2010年底,荆门市将实现30%的农户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60%以上的成员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直供城市超市或通过合作社连锁店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