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中午的暖阳让劳作的农民额头上冒出点点汗珠。在拜泉县大众乡勤俭村路南的一块场院里,黄澄澄的玉米堆积如山,大家你来我往正在卸车晾晒,到处是一派丰收景象。正在忙碌的农民王峰满脸兴奋地说:“有了龙盛公司,种地不愁了,开春提供20万元低息贷款,还赊销化肥和种子,秋收玉米按保底价收购,今年再也不愁卖粮了。”据了解,今年开春,王峰与拜泉县龙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了订单,播种470亩“德美亚3号”玉米,采用大垄双行技术,亩保苗5000株,亩产达1700斤,去掉成本亩纯收入预计530元,年纯收入达到25万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面临着种地缺资金、科技含量低、市场成本高等诸多难题,如何解决农民的“愁钱、愁种、愁收、愁卖”问题,实现企业、合作社及农民的双赢?拜泉县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路。
王峰的好收成来源于拜泉县引进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龙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8年,有两条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的生产线,主要生产玉米面、精制杂粮和杂豆。以往由于原料品质得不到保障,很难打开市场,为了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利用自身经销农业生产资料、具有银行贷款能力等优势,2012年注册登记成立龙盛玉米生产专业合作社,探索出入股经营与社社联合(龙盛玉米专业合作社和各乡镇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双轨并行”发展模式,企业为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低息贷款、低价生产资料、保护价收购“两低一保”服务,合作社和农户向企业交售粮食。
今年,龙盛公司为合作社和农户提供担保贷款4522.76万元,提供低价化肥、种子4800吨,入社农户在春耕时以每吨低于市场300元和每公斤低于市场2元钱的价格,赊销配方肥和优质玉米种子,仅此就为入社农户节省资金850万元。秋后收购时,如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按保护价收购,如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按市场价收购,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为增强科技含量,企业投资建设了年可生产3万吨配方肥的省级配肥站,并免费为入社和订单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截至目前,合作社已辐射全县10个乡镇、103个村,入社规模经营面积6.5万亩,与乡镇148个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辐射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19万亩。
谈到未来三年发展,公司总经理刘立军满怀信心:争取建一个千万元农机合作社,合作社经营面积达到5万亩,订单农业发展到50万亩,计划扶持100个致富典型,即100个耕种玉米面积500亩以上的合作社或种粮大户,让他们在3年内年收入超百万元。 GetContentPag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