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中国政府类农业百强网站!

深耕“海洋牧场” ——从獐子岛“海耕文化”的发展看如何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时间:2009-12-31 14:12:43来源:作者:
 2006年12月22日,本报曾刊登长篇通讯《风起獐子岛》,报道了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走现代化渔业发展之路、带领渔民共同致富的“獐子岛模式”。3年过去了,如今,獐子岛渔业将它独特的獐子岛“海耕文化”发扬光大,“獐子岛模式”在辽宁的长山群岛广泛复制推广,推动长海县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步伐,在打造新渔区、新渔业、新渔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辽宁省长海县由90多个岛屿和坨子组成,称为长山群岛,扼守黄海北部海面,是京、津、冀、辽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由于是边防要塞,直到今年4月,长海县才实现对外开放。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通过,长海县以“大连长山群岛海洋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29个重点发展和支持区域之一,搭上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快车”。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是长海县当前发展的两大目标之一,长海县委书记郝明说,将贯彻“精养、细耕、深开发”的渔业发展战略,本着调优、调强、调特的原则,以“獐子岛渔业”等龙头企业为旗帜,坚持走依海富民、科技兴海、生态用海的渔业发展之路,大力建设结构优化、品种优良、生态环保、影响力大的绿色海洋牧场。

  2005年以来,獐子岛渔业倡导并实践了“政府+银行+科研机构+公司+农户”的“五合一”合作模式,通过公司的资金、管理、技术、品牌输出,带领当地养殖业户共同致富。

  他们创新农民合作组织,发挥龙头企业对地区的带动作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用“獐子岛模式”带动长海县的海洋产业向标准化、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推进长海县现代海洋牧场建设。

  陆域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的獐子岛镇,渔农民收入多年位居辽宁第一,人均收入超过城镇居民,去年又获得全国文明镇称号,“獐子岛模式”的“海耕文化”发展成功

  马新龙是獐子岛镇的一名普通居民,因为拥有獐子岛镇户口而拥有獐子岛渔业股票2000股的分红权,一年能分得红利1000元左右,他一家三口都有股权。獐子岛镇的户口含金量不一般,通过獐子岛渔业盈利反哺社会,全镇15000名居民人人持股分红,个个无失业之忧,农村户口也能领取每月数百元的养老金。这都是实行“獐子岛模式”带来的好处。

  獐子岛镇党委书记石敬信向记者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其他岛的海域都包给个人了。獐子岛镇因为周围海洋水流湍急,个人很难抗拒风险,只有走底播道路,还是统一经营。后来通过股份制改造走上现代企业发展的道路,獐子岛百姓仍是大股东。”

  獐子岛渔业根据海洋经济的特点,确立了“集约化+股份制”即“獐子岛模式”。一方面发挥了集约化集体经营的优势,另一方面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了机制问题,使獐子岛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新体制催生了新的生产力,獐子岛渔业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养殖虾夷扇贝、鲍鱼、海参等海珍品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今年獐子岛渔业仅前9个月的收益就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收益总额,而10月份一个月的收益则相当于企业改制后第一年2002年的收益总额,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

  “獐子岛模式”的兴起形成獐子岛人独特的“海耕文化”。敢于在辽阔的大海上耕种,这是獐子岛“海耕文化”才具有的胆识。獐子岛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大海,在海边捡到海参、鲍鱼也会扔到大海里。善待大海,大海也会给予丰厚的回报,獐子岛人享受到了科学发展带来的成果。

  来过獐子岛的人都会对镇幼儿园与小学留下深刻印象,欧式的幼儿园建筑与全省硬件设施最好的小学校是岛上最漂亮的建筑。每年数千万的分红使獐子岛镇有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水泥路面通到居民家门口,五保老人免费进养老院。后来又制定惠民政策将部分股票量化到每个居民,人人都能坐享上千元的年红利。不仅如此,镇里还进一步完善了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了养老金发放额度。越是年龄大、工龄长的老人,领到的养老金就越多。獐子岛镇本着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獐子岛人民的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民生质量。

  “獐子岛模式”在獐子岛的成功实践有它特有的背景,其他岛渔民都是单干,如何能复制成功?獐子岛渔业对“五合一”模式升级,在经营模式上取得突破,成立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渔民组合,提高渔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渔业的产业升级

  獐子岛渔业董事长吴厚刚考察过多国渔业生产及渔业企业,他认为之所以我国是渔业大国但不是渔业强国,与国外最大的差距是渔民的组织化程度,一家一户的体制不可能实现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带动形成新的专业合作社、专业组合,吸引广大业户参与,不是行政化而是市场化的组合。

  在去年的12月8日,獐子岛渔业与海洋乡签订了20万亩深海合作开发合同。由于新开发的深海底播海域均为传统的捕捞作业区域,实行底播生产会限制捕捞渔民的部分作业方式,必将会减少捕捞业户的经济利益。为解决好这一矛盾,獐子岛渔业与海洋乡政府首先在海洋岛成立了渔业捕捞生产组合和虾夷扇贝苗种生产组合,制定组合章程,规范经营行为,实行组织化生产。对“五合一”进行升级,由过去用钱支持养殖户通过组合变成提供一个模式,养殖户按照獐子岛渔业的养殖方式养苗或贝,最后由獐子岛渔业订单回购,保证了养殖户的利益。

  组合的成立得到了广大捕捞业户和浮筏养殖业户的拥护和支持。实行组合生产对于捕捞业户来说,虽然眼前利益受到一定影响,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由于底播海域得到有效看护,既可以取缔无证采捕和非法捕捞,确保有证合法业户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源的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浮筏养殖业户来说,由于实行了从苗种购进、生产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养殖业户资金短缺、生产技术落后、产品销售难等问题,保障了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岛育苗组合每年可向獐子岛渔业提供合同内优质底播苗种近9亿枚,实现产值可达4500余万元。

  渔民的生产都要服从组合的指挥,海洋乡苗种组合的负责人魏振禄告诉记者:“组合与獐子岛渔业签订订单后,将订单再分给养殖户,谁家养苗谁家养贝都有分工。在养殖过程中都要遵守组合的统一技术规范,比如疏散密度,达不到要求的不能收购。今年獐子岛与养殖户签的是5分,其他企业与养殖户签的都是3分。还未收购獐子岛已将价格提高到6分。在獐子岛的带动下,其他企业现在也已涨到5分。獐子岛还扶持我们养殖户2万多套生产用具。作为受益人,在看到利益的同时,我们更要考虑长远的发展,能够登上獐子岛渔业这艘业内航母,是我们的荣耀,也意味着责任,我们将坚持科学、健康、生态的养殖模式。”

  11月18日,海洋岛的养殖户们都在忙着卖扇贝苗。盐场村的养殖户杨义全告诉记者:“从11月1日獐子岛渔业开始收苗我就开始卖,已经卖了近800万枚,近50万元到手。今年价格好,5月我与獐子岛签了2千万枚扇贝苗的合同,由他们担保我只拿了4万元还欠了8万元,就买了6千多万的好苗,当时订的价格是一枚5分1,后来给涨到6分。半年时间毛收入就能达100多万元,而养成贝得18个月。有獐子岛‘五合一’与品牌拉动,大伙信心很足。獐子岛充分调动大伙积极性,在养殖过程中有技术员指导、授课,养殖方式合理有效益。”

  养殖户张永勤说:“2010年苗种合同的签订,给我们养殖户吃了定心丸,我们不需要考虑怎么卖、卖给谁、卖多少钱的问题,只需要把苗养好、多出高质量苗种就能够稳稳当当多挣钱。”据了解,去年獐子岛渔业用苗14亿多枚,今年将达到20多亿枚,将带动更多的养殖户致富。

  海洋乡是獐子岛渔业继獐子岛之后海域开发最为健康的海域。组合发展这一“五合一模式”在海洋岛发展是非常健康的,组合充分汲取周边岛屿及其他地区的养殖经验教训,科学开发海洋,不断扩大力量、完善规范、严格标准、实现共赢。

  獐子岛渔业今年在小长山岛也成立了苗种组合、一龄贝组合、海参组合,并下达不少于8亿枚标准虾夷贝3级苗种,价格6分/枚;不少于1万吨一龄虾夷扇贝,保底价每公斤5元;同时按照市价全部统一购销海参。

  獐子岛的生态养殖使它在长海县成为一枝独秀,如何让“獐子岛模式”在其他几个岛上开花结果?这就是獐子岛渔业对“五合一”的另一个升级,在海域承包上取得突破,通过支持业户变成支持地区,将獐子岛“海耕文化”传播到长海县的其他几个大岛上,全面实施生态养殖

  从2007年开始,由于养殖密度过高等原因,长海县的虾夷扇贝死亡率增高,产量下降,很多养殖户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从去年年底开始,獐子岛渔业与长海县各个乡镇开展了各种模式的合作,逐步整合了长海县的海洋资源,不仅推动了长海县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步伐,也拉了处于艰难处境中的养殖户一把。

  前几年獐子岛渔业在长海县的“五合一”带动了广大养殖户发家致富,如今他们通过支持业户变成支持地区,带动整个乡镇及长海地区的繁荣。獐子岛的海域毕竟有限,如何让长海县的更多海域为他们所用,为海岛人造福,这才是獐子岛渔业的目的。海域承包不同于土地承包,在“不为我有,为我所用”的理念指导下,獐子岛渔业陆续从长海县的各乡镇转包海域,或是利用养殖户的海域。獐子岛“海耕文化”传向长海县的其它几个大岛,獐子岛渔业经营的海洋牧场面积也迅速扩大。

  继去年12月海洋乡将20万亩海域交由獐子岛经营后,今年8月份,獐子岛渔业集团与广鹿乡政府签订了10万亩的深海开发协议;10月,又与小长山乡签订了10万亩的深水开发协议;目前与大长山岛镇的深水开发协议正在洽谈中,预计将有5万亩海域交由獐子岛经营。将海域给獐子岛可以取得“一石三鸟”的效果,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又富裕了当地渔民,同时又增强了獐子岛渔业的实力。

  海洋岛不但率先将海域交由獐子岛渔业经营,在惠民政策上也向獐子岛看齐。将海域交由獐子岛渔业经营,政府得以有财力实行一系列惠民政策。今年6月海洋乡制定了惠民政策实施方案,包括给老人发放养老金、需要个人交纳的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由乡政府全额承担、发助学金等。

  深水海域獐子岛渔业自己开发经营,与养殖户的合作也升级,由合作资源变成合作产业,通过“五合一”将更多的养殖户拉进来,变成獐子岛渔业的一部分。如果养殖户育苗,可以供苗给獐子岛底播;如果养一龄贝,可以卖给獐子岛加工;如果养殖户自己加工,产品可以由獐子岛销售。合作的范围更加广泛,养殖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从獐子岛渔业得到益处。大长山岛的养殖户范吉荣就说,他们希望与獐子岛渔业合作,做獐子岛的坚强后盾。獐子岛渔业已不仅仅是长海县的,已走出大连走向世界。长海县委党校的专家刘建忠表示,与大陆相连是海岛人几千年的愿望,现在獐子岛渔业建立了这个桥梁,在长海县用好獐子岛这块金字招牌,对长海地区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

  獐子岛渔业董事长吴厚刚认为,无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还是长海县现代海洋牧场战略,獐子岛都是核心区。“獐子岛模式”要在生态养殖上作出典范,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已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了“靠海养人”向“靠人养海”的转变,做到了“耕海万顷、养海万年”。二是实现了“设施养殖”向“底播增殖”生态养殖模式的转变。海域的增殖开发深度已超过了40米最深达50米,养殖品种也从单一的、附加值低的品种向多品种、附加值高的海珍品转变。三是实现“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獐子岛渔业积极探索健康的海洋产业开发模式,力求走出一条海洋增养殖生产科学、生态发展的新路,利用行业龙头作用引导养殖模式,利用上市公司实力加大对深海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獐子岛渔业的探索,正在把现代海洋牧场与我们的距离缩短。现在獐子岛渔业海洋牧场的规模已由110万亩变成160万亩,还在不断地扩大,由过去滚动收获30万亩实现滚动收获50万亩。

    当前是第一页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