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中国政府类农业百强网站!

双汇管理层持股终成事实

时间:2009-12-31 14:15:43来源:作者:
 

  双汇MBO悬念落地。

  廓清这一复杂的股权腾挪路径的,正是双汇自己。

  12月30日晚,双汇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双汇发展(000895.SZ)发布的公告显示,通过于2007年10月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的公司Rise Grand,双汇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约300名员工在三年前已经间接持有了双汇国际(shuanghui international,一家在境外注册的公司)31.82%的股权,并进而持有双汇发展16.37%的股份,仅次于双汇发展第一大股东鼎晖。

  在这份员工持股名单中,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双汇发展董事长张俊杰等高管赫然在列。其中万隆为Rise Grand 第一大股东,持有14.4%股权。

  知情人士透露,Rise Grand在成立后不久便获得了这部分股权,但一直未予披露。双汇发展在此次公告中对此表示歉意。

  其实管理层持股的努力早在2006年双汇引入高盛及鼎晖前即已显出端倪。当年,市场曾盛传,高盛等正是靠与万隆等管理层的默契才击败JP摩根;而双汇发展原来的第二大股东海宇投资,一度也被外界看作双汇管理层的持股公司。

  蛰伏三年,双汇管理层持股大局初定。万隆等管理层由已由“运营”上升到“资本”。当然这完美一跃的背后,当地政府的支持始终存在。

  漯河当地政府人士就表示,漯河市政府对双汇集团管理层持股一直持“原则支持”的态度。“可以说,进行到这一步(管理层持股),双汇的体制改革才算是彻底完成了。”

  管理层持股线路图

  双汇发展发布的这则迟来的公告,终于将外界猜测三年之久的管理层持股路线图描述清楚。

  厘清这一复杂路线图,需要先回到高盛等入主后的2007年。

  2007年6月,高盛和鼎晖,经由双方在香港组建的合资公司“罗特克斯”,最终从漯河市国资委手中接手双汇集团和双汇发展控股权。

  而此后不久,另一宗对双汇集团关联公司(未上市资产)的收购,已在悄然进行——相比前者的沸沸扬扬,这后一宗收购极为隐秘。只有少数对大双汇架构熟悉的人士才明了其意义。

  一位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双汇集团及双汇发展,仅仅是“大双汇”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据其介绍,大双汇实质上是一个“包括上游屠宰到下游包装印刷的多家实体公司、多种所有制产权组成的联合体”。上世纪90年代,双汇在自有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先后引进了香港华懋集团、日本火腿集团、美国杜邦等16家外商企业。

  “实际上,在高盛、鼎晖收购之前,大双汇共有64个实体公司,其中国有独资4家,国资控股9家,国资参股的有20多家。”2007年6月,漯河市国资委转让给高盛和鼎晖的,只是其中的“国有独资公司及其对外投资部分”,也即双汇集团。

    当前是第一页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