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的猪农老梁终于如愿为自家猪场的400头能繁母猪买上了保险,享受了国家对猪农饲养能繁母猪的惠农政策。
老梁及蓬江区的其他猪农早在2007年就听说,国家为了降低农户养猪风险,调动广大农户的养猪积极性,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进一步稳定生猪市场供应,出台了能繁母猪保险政策。然而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蓬江区的猪农却迟迟买不上能繁母猪保险。
本报《政府财政不出资 母猪保险全空白》(详见本报2008年11月18日01版)报道此事后,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11月21日,蓬江区猪农们期盼已久的《蓬江区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终于出台了。
《方案》规定,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能繁母猪保险业务,其保险责任为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引致的能繁母猪直接死亡。重大病害包括:败血症、蓝舌病、痒病、猪瘟、猪肺炎、猪丹毒、蓝耳病、流行性腹泻、猪链球菌、口蹄疫及其免疫副反应;自然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雷击、地震、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冰雹;意外事故包括:泥石流、山体滑坡、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
《方案》明确了保险费的收费标准及赔偿标准。每头能繁母猪保险费每年60元,其中养殖户负担12元,每头能繁母猪赔偿标准为1000元。
《方案》要求,各镇(街)农办要与保险公司共同负责能繁母猪保险的宣传推动工作。
据悉,《方案》实施一个月以来,人保财险江门市分公司在蓬江区已受理4份保单,共计2400头能繁母猪入保。人保财险江门市分公司负责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的张女士跟记者反映,近来频繁收到猪农投保电话,只是能繁母猪保险投保需要现场考察,审核等过程,希望猪农能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