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中国政府类农业百强网站!

河南长葛:“一亩三分地”收获“满仓谷”

时间:2009-05-26 16:27:42来源:作者:
 

    秋忙冬闲,忙活了一年的农民,冬天里有了空闲,开始寻思外出打工,可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效益不景气,也只好在家焦急地“猫冬”。

  在河南省长葛市南席镇贾庄村,看着满囤的粮食,大垛的草,看着二三十头膘肥体壮的牛,贾东来心里一点也不着急。贾东来是位种地的“老把式”,近年党的好政策让他有了用武之地,五六亩的小麦、玉米亩产都在1000斤以上。他不甘心卖完余粮只是有了零花钱,去年麦收后又开始打“粮仓”的主意,养了20头肉牛,一年下来每头牛净赚1000多元。今年粮食又获丰收,他又买了20多头小牛犊,今冬他又有了挣钱的门路了。

  眼下的长葛农民,想土地增收的办法,打粮仓增值的“主意”,守着“一亩三分地”,拉长产业链条,收获着“满仓谷”,在家门口圆着自己的致富梦。近年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递增,目前已达到了5376元。

  收获了“满仓谷”

  粮仓满,心不慌。长葛市是全省优质小麦和优质玉米的主产地,近年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该市把准机会,以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通过良种推广补贴、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吨粮开发、小麦高产竞赛等活动,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07年,全市粮食作物总产达到51.01万吨,进入全省产粮大县行列,今年夏粮、秋粮又同比增产6.2%和17.3%,让一批高产大户喜出望外。和尚桥镇贾庄村贾建青小麦亩产达到567.3公斤,长兴办事处孟庄村刘明军玉米亩产达到756.5公斤。两年来,全市仅小麦增产便实现农民增收4300多万元,而优质小麦的种植又使农民直接增收1200多万元。

  土地的高产出,吊起了农民们种地的“味口”,加速着土地的流转,催生了一批规模经营大户和特色生产基地。石象乡胡庄等村群众集中种植红萝卜6000多亩,2007年全部被客商高价订单抢买,农民实现收入1200多万元。目前,全市已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大户20多家,其中土地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大户10多家。

  拉长了产业链条“一斤玉米通过过腹转化,一般可增收二毛钱。我这500只鹅,仅消耗饲料便可增收五六千元,比上班当个工人强。”在长社办事处刘庄村,刘建木这样算着细账。传统的农民已开始用最拿手的养殖技术,让粮仓里的粮食纳入到了简单的产业化链条。为壮大农民的养殖规模,该市在资金、土地、技术、水电等方面制定了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人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畜牧业集聚。全市1600多个规模养殖场大部分为个人投资兴建,仅2007年,全市畜牧业的投资便达5.49亿元。目前,全市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58个,年出栏1万只以上的养禽场62个,建成各类养殖小区28个,全市每年仅饲料用粮便超过30万吨,使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达到36%,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初尝拉长粮食产业链条的甜头,精细的长葛农民没有停留在小增小收上,而是及时捕捉着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带来的新商机。老城镇大赵庄村村民刘发奎,看着大量的玉米芯、棉籽壳白白浪费,便新上了两条食用菌生产线,每年消耗玉米芯、棉籽壳超过1000吨,每天出菇5000袋以上,昔日无用的废弃物变成了致富的金元宝,周边的10多个村子受此影响,也都走上了栽培食用菌的致富路。目前,全市拥有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家,年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出口创汇5480万美元,带动省内外27.4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并从中增加收入11.17亿元,使长葛市跻身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市)。

  “长”出了“两栖”农民从种植到养殖,再到农产品加工,长葛农民与土地“打交道”打顺了手,逐渐摸出了依托土地“粮”里淘金的门道,他们已不再局限于“一亩三分地”的打拼,而是开始向外面的“大土地”延伸,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产品与外面农产品交易与大市场的对接,使奔走在土地与市场、土地与企业之间的2000多名各类经纪人脱颖而出。这些“中间人”让200多家农字号企业、40多个农产品批零市场、农贸市场和100多个常年或专业性市场“衣食无忧”,在长葛市形成了长江以北最大的蜂产品集散地、全省最大的速冻果蔬基地和鸡苗孵化饲养基地,全省第二大生猪加工基地等10多个特色基地,使8万多户的农民在家门口、田地头实现着与大市场、大企业的对接,让农民“一亩三分地”收获“满仓谷”变成着现实。而这批经纪人随着经验、技术、资金的积累,逐渐成为各类流通领域内的“领军人物”,一半以上成为全市专业市场、特色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厂的“顶梁柱”,成为“粮仓”里“长”出来的“两栖”农民。


    当前是第一页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