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围绕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全面探索和实践产业化扶贫新方式,初步形成了“企业 基地 农户”的扶贫模式。全市已有4家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16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71家市级扶贫龙头企业,围绕保护地、林果业、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建成了蔬菜保护地、水果、杂粮、大枣、大扁杏、沙棘等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据初步统计,该市为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投入资金4.2亿元,投入2570万元扶持扶贫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近30万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
“瞄准穷人,创新机制,产业扶贫”。朝阳市采取“扶贫资金补一点,群众筹一点,企业担保帮助贷一点”的办法,放大资金倍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企业基地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既帮助农户实施了扶贫项目,又建设了企业原料生产基地。
目前,朝阳市已有近500个整村推进项目村与扶贫龙头企业实现了产业对接,一些龙头企业已有较大生产加工规模。逐步形成了以凌源市为主的肉牛、保护地蔬菜、花卉生产基地,以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为主的肉鹅、冷棚蔬菜、酿酒用葡萄生产基地,以北票市为主的肉鸡、生猪生产基地,以朝阳县为主的大枣、蛋鸡生产基地,以建平县为主的肉羊、杂粮生产基地。凌源市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提出了粮食酿酒、酒糟养牛、牛粪再利用的“互动”工程。近年来该市使用扶贫资金3332万元,扶持养牛户1.5万户,养牛5.9万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年屠宰肉牛10万头、年生产冷鲜及冷冻牛肉2.4万吨生产规模的辽宁宏达牛业有限公司,安置当地剩余劳动力800余人就业,带动4万户农民养牛,养牛产业已逐步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