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共同市场建设,把广西建设成中国与东盟商贸基地,这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双方深化合作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而广西,具有成为中国与东盟商贸基地的条件。
建共同市场促对外开放
近年来,广西与东盟贸易占广西外贸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从2003年的25.9%上升至2009年的34.8%。东盟作为广西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市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广西与东盟市场呈现较强的互补性,机电产品、农产品和纺织品是广西对东盟出口的主要商品。2009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广西对东盟出口的30.4%。矿产品和农产品是广西进口的主要产品,2009年合计占从东盟进口的86.5%,主要包括煤、铁矿砂、锰矿砂、钛矿砂、棕榈油、水果、木薯、原木和天然橡胶等,其中部分产品已占中国从东盟进口的较大份额。
不断加快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使得近年来经广西口岸往来东盟市场的货物快速增长,广西日渐成为中国与东盟货物的集散地。经广西口岸出口至东盟的汽车、服装、肥料、钢材,以及从东盟进口的煤、铁矿石、棕榈油、成品油等商品也快速增长。
在自贸区的带动下,广西与东盟共同市场建设将有力促进广西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广西的开放型经济水平和整体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
广西与东盟共同市场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相互取消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契机,通过扩大双边贸易加快广西与东盟共同市场的建设;通过深度拓展传统东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东盟市场,实现全面发展;扩大加工贸易,稳定边境贸易;鼓励有潜力和市场需求的产品进入双方市场,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培育面向东盟市场的经营主体;稳步推进中国-东盟商贸基地建设。总体目标,是力争2011-2015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25%,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进出口总额占中国与东盟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力争使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商品重要集散地,并建成中国对东盟的重要出口加工制造基地、重要资源和原材料的进口基地、中国和东盟的商品交易基地、中国和东盟商家聚集交流及商品展览展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