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办班,送学上门。针对镇村基层干部平时工作、事务较多,很难挤出时间参加培训学习的实际,一般都把“半月课堂”的开班时间安排在周末和节假日,保证工作、学习“两不误”。积极整合县委党校、赣榆中等专业学校、各村农家书屋、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互动平台、党员干部创业示范基地等教育资源,灵活采取集中办班、专题讲座、远教助学、送课下乡等形式,使镇村基层干部既能在集中授课时学到有关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又能就近通过网络、书刊、实践基地等资源接受培训、充实自己,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干部的工学矛盾问题。
分类施训,菜单选学。结合赣榆县的地理区位特点,把参学的镇村干部大致分为沿海、平原、山区三类,做到按需开展相关的知识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开设工业经济、现代农业、沿海开发、土地流转、和谐稳定等6大类27个专题课程。参学党员干部在完成党的理论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发展需求,进行“菜单式”选学。“半月课堂”开办前,首先在通知中公布培训课题和课程安排,参学对象可以根据工作实际、个人需求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许多参加培训的村党组织书记回村后,立即组织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手把手传授所学内容知识,带领党员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塔山镇莒城村、罗阳镇董家湾村等村确立了建设林禽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耐盐碱苗木种植基地等新的村级经济发展定位。
定向投入,巧借外力。为解决“半月课堂”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县委把培训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了40万元的经费支持。除利用县内各级领导、专家及党校等培训师资外,还注意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前来授课、讲学。6月份,特邀中央党校党建部原理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高新民教授开办了“新形势下党群关系新挑战与群体性事件的防控”专题论坛。同时,抓住江苏省委党校在赣榆开办研究班、定期安排党校教授前来授课的契机,积极协调争取,诚邀他们担任“半月课堂”特邀讲师,已有3位教授作了4场专题报告。
跟班督学,积分考学。建立参学党员干部学习登记、考勤、考核等工作制度,每次开课时,县委组织部都派人跟班学习、跟进督查,保证学员参与率、到课率。县委党校作为集中授课点,专门安排一名教师担任专职班主任,加强对学员的日常管理。把“半月课堂”参学情况纳入干部“学分制”考核体系,规定每完成一天的有效培训,计1学分。实行一季度一统计,根据干部学分情况,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安排,确保完成培训任务。有效的督查考核机制,有力地保证了参学镇村干部的学习时间和效果。(张明超、王永诚)
-
当前是第一页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热图鉴赏
- 经典推荐
-
友情链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07014598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230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